《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医务社工能否为患者解决更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2020-11-17 16:47:13来源: 光明日报

  医务人员只能专注于疾病治疗,家人只能进行简单陪伴照护,而患者心理及社会层面等问题亟须专业人才来帮助解决——

  医务社工能否为患者解决更多心理及社会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 田雅婷 通讯员 杨学静 池扬 韩冬野

  【聊健康】

  人在生病的时候会格外脆弱。原本不舒服的身体加之内心对疾病的恐惧,会让人感到孤独、无助、悲观甚至浮想联翩。如果此时家人再缺乏理解和耐心,就会让患者更加“寒冷”。曾有患者描述生病时的心境,犹如独行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外面阳光明媚,心底也是阵阵寒意。如果此时有专业人士从旁开解指导,不仅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还能起到提升医疗效果的作用。

  1.做患儿和家长的支持者,提升医院“暖实力”

  星宇今年12岁,是个品学兼优的阳光型大男孩,但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漫长而痛苦的治疗让他变得脾气暴躁,抗拒治疗,严重影响诊疗效果。家长和医护人员都感到束手无策,因此请来医务社工帮着想想办法。

  据了解,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在卫生健康领域,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帮助患者及家属预防、缓解和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情绪、心理和社会问题,进而提升医疗效果,促进公众健康的职业活动。简单来说,医务社会工作者是从事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人才,是聚焦解决患者心理、社会层面的问题,并接受过专业训练、有专业价值理念和方法的全职工作人员。

  “妈妈,我疼,我受不了。”医务社工乔踔在首都儿科研究所的病房里第一次见到星宇时,他正蜷缩在病床一角,不断叫喊,然后用力撕咬着秋裤,裤子上的洞又变大一圈。

  “你看看这屋里的孩子,就你年龄大,就你哭个没完。”星宇妈妈眉头紧锁,把脸转向了另一边。

  乔踔认为,问题没有那么简单,除了星宇对治疗的情绪反应强烈外,母子间的沟通也很不顺畅。在病房蹲守了一天,乔踔对星宇和家长的心理压力、亲子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评估后,打算从他的兴趣爱好、学业等方面入手,建立专业服务关系,重点缓解其紧张焦虑的情绪。之后再对母子的沟通行为方式进行指导,从而改善亲子关系。

  为此,乔踔下载了火影忍者游戏,向星宇“虚心请教”如何升级。他又借来一套《哈利·波特》,和星宇一起阅读打卡、交流心得。两个人不仅在微信上交流,还要每天见面“话疗”。乔踔还耐心地劝说星宇家长,不要拿星宇和其他孩子做比较,要给予星宇足够的尊重,特别是在化疗期间,更要耐心疏导孩子的焦虑和压力。不仅如此,乔踔帮助星宇的家人在医院附近,联系了一个价格实惠又干净卫生的日租房间,缓解了其家庭的经济压力。经过6个星期的个案服务,星宇的状态明显改善,也能够积极地配合后续治疗,家长的各种压力得到很大缓解,而乔踔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星宇换了新裤子,他和妈妈心中的“空洞”,也被我们一点一点地填补平整了。

  据了解,首都儿科研究所志愿者服务部成立已有7年时间,随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指出要建立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工岗位,有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设立医务社工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工,协助开展医患沟通,提供患者支持服务,首儿所的医务社工工作进入发展“加速期”。目前,医务社会工作已覆盖了该院18个临床科室,每年服务患儿超过1万人次。首都儿科研究所志愿者服务部主任杨学静介绍说,医务社工通过参与病房查房、医护人员转介,发现有需求的服务个案,经过专业评估后提供个性化服务。除了个案服务外,医院还设置了形式多样的社工小组服务,如患儿的治疗性小组、成长陪伴小组,家长的心理减压小组等。2019年至今,开展小组服务十余期,这些活动舒缓了患儿情绪,促进了对疾病的适应,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一位家长参加活动后深有感触地说:“医务社工为孩子枯燥的住院生活增添了一分亮色”。

  该院党委书记刘中勋表示:“我们在探索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基础上,对医务社工进行角色定位,协助患儿和家长解决因疾病导致的心理、社会问题,提供情绪疏导、医疗救助、助医陪伴等服务,努力打造有温度的儿童医院,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其实,像乔踔这样的医务社工,在北京的医院中还有很多。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自2014年11月28日正式运营之初,社会公益服务工作体系就是其亮出的八大特色之一。该院成立专门的社服部门,组建专业的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社区医疗联动,配合医护团队打造极具人文关怀的共同照护体系。

  2015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首倡精准、精益、精诚“三精医疗”,社会公益服务工作体系是“精诚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院党委书记周月红表示,清华长庚自建院以来,坚持医疗服务以病患为中心,打造人文医院、有温度的医院。医院党委将医务社会工作作为医院精神文明建设、人文医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行6年来,清华长庚社会服务工作体系日益发展完善,架构起包含五大业务板块的“覆盖患者从社区-入院-出院-社区照护的完整闭环”服务体系:个案服务、病友团体、社服基金、社区服务、志愿服务。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社会服务工作体系负责人张蕾表示,人民群众的需求从看病转为更加健康,医务社会工作应通过跨专业团队的合作,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提供关怀,让患者在医院能够得到综合照护,也能为医疗服务的多学科团队提供社会工作的独特视角。

   2.链接社会资源,创新开展服务项目也是重要工作

  除了帮助患儿和家长解决对疾病的恐慌、对医院环境的不适等各种问题,积极链接社会资源,创新开展服务项目,也是医务社工的一项重要工作。

  临床中,常有因经济困难而放弃治疗的患者与家庭。医务社工接受医护团队转介,介入到临床个案服务中,可以协助患者梳理家庭支持网络、医保报销政策、对接轻松筹、水滴筹等平台发起众筹、对接各类专项基金会、募集社会善款等。

  2016年3月,在医务社工的推动下,清华长庚社会服务基金成立,设在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项下,以“专项基金”形式资助来院的贫困患者。截至目前,共接收近145万元社会善款,用于补助近70个患者和家庭,同时针对乳腺癌患者、小儿失聪、小儿胆道闭锁进行专项补助。

  今年5月,一岁多的梓洋因为反复肺炎,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被送到首都儿科研究所呼吸内科进行治疗。原以为过段时间就可以出院,没想到主管医生说“从病史和检查化验结果看,孩子患有先天性双主动脉弓、卵圆孔未闭、气管狭窄,建议肺炎治愈后再进行先心病矫治手术”。听到这话,梓洋爸爸从心里凉到了脚底。他说:“孩子出生后就一直生病,断断续续的治疗已经花光了家中积蓄,后期的手术费只能找亲戚朋友帮忙凑凑了。”

  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脏外科主治医师孟兵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告知家长如果符合条件,可以申请专项基金,又详细讲解了网上申报方法,帮助准备各种申报材料,经过志愿者服务部对接和审批,成功申请到了2万元资助。

  经过两次手术、40天的住院治疗后,梓洋终于康复出院。办理完出院手续,梓洋爸爸特意找到孟兵说:“住院花了13万多,我还盘算着这一大笔钱什么时候才能还清,结完账才知道,老家的社保可以报销大部分,加上您帮我们申请的2万元基金,自己再掏2万元就成了,我这心里一下子就松快了,太感谢您了,孟大夫!”

  自2013年首都儿科研究所志愿者服务部成立以来,先后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爱佑慈善基金会等20余家慈善组织合作,对白血病、先天性出生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百余个病种进行不同程度的资助,截至目前,已资助患儿1100名,资助金额3800万余元。像梓洋这样的“基金救急”案例不在少数,这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大病困境患儿的医疗救助已逐渐从“救命转向救急”。首都儿科研究所志愿者服务部还与儿童希望救助基金会、北京同心圆基金会合作,在医院周边建立“小家”,为求医路上的困境家庭提供临时住所。200多个家庭通过入住“小家”解决了照顾孩子不便、经济压力大的燃眉之急,并感受到了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的关心,以及医务人员和病友们的支持。

  此外,“童伴书车”让孩子们在医院也能“多读书,读好书”;“童伴艺苑”通过做手工、画画等益智活动丰富患儿的住院生活;“童心悦坊”为住院患儿和家长开展心理疏导;“有声绘本阅读”缓解患儿手术前的紧张焦虑情绪;“童梦齐圆”在完成患儿心愿的同时增加治疗依从性;“儿童暖心包”为首次住院的重症患儿免费提供必需物品。形式多样的服务项目,守护了孩子们的童心,让医院更像是孩子的健康乐园。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还运用小组的工作方法,将具有相同特定病种的患者组织起来,成立病友团体。自2015年起,陆续成立了肾友会、糖友会、粉红天使乳腺癌病友会、鼾症之家、孕妇学校、淋巴水肿病友团体以及“忆路同行”阿尔兹海默症病友团体等。

    3.启动医务社工试点,2025年实现医疗机构全覆盖

  近日,北京市卫健委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岗位设置、人才来源、专业人才的晋升渠道、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以及其发展的保障机制等重点内容。可以看到,北京医务社工工作将进入发展“加速期”。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一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介绍,2019年,北京对全市15家医疗机构及其他4省市23家单位的比较研究发现,卫生健康领域引入医务社会工作,有利于改善医疗服务,强化人文关怀,促进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有利于践行大健康理念,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高小俊指出,近年来,北京市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在医务社会工作领域进行了探索实践,积累了一定实务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该领域基础较为薄弱,制度机制不健全,专业人才短缺,服务专业性有待提升,社会认知度不高,与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迫切需要在制度层面予以支撑,以促进其专业化规范化发展,助力新时代不断满足群众卫生健康需求。此次《意见》的出台,将为北京医务社工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

  记者了解到,2020年,北京市将在部分综合性医院和儿科、精神卫生、肿瘤、康复等专科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开展医务社会工作;至2022年,逐步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医务社会工作,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岗位,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设立医务社会工作部门,配备专职医务社会工作者;到2025年,实现全市医疗机构医务社会工作全覆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专业人才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需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会公众普遍认同。公共卫生机构探索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形成可推广模式。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医务社会工作对于改进医疗服务、提升医院人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意义重大。”刘中勋表示,《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出台,为北京医务社工的发展提供有利契机,破解了很多发展难题。下一步,首儿所将认真落实文件要求,继续以促进医学人文、改善医疗服务、构建和谐医患为目标,以患儿和家长的需求为导向,不断拓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努力提升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为患儿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免责声明:中国食品新闻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网站转载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有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