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2-06(上)豆汁儿:北京人喝的是乡情, 外地人喝的是地域文化

2022-07-12 14:53:48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文 / 孙双双

要问北京什么小吃最具代表性,非豆汁儿莫属。作为中华名小吃,别看豆汁儿其貌不扬,却一直是北京人的香饽饽。北京人对豆汁儿的喜爱,就如同热干面之于武汉、肥肠粉之于四川、嘎巴菜之于天津、胡辣汤之于河南、羊肉泡馍之于西安。

至今,北京没有任何一种小吃能像豆汁儿一样,被融入各种笑话“段子”里。来京的外地游客,对豆汁儿也是持着捏着鼻子看热闹的好奇观望心态,因味道委实太重,轻易下不去嘴。慢慢地,豆汁儿也就成为了不少人口中的“黑暗料理”,而这也给豆汁儿赋予了更多喜剧色彩,逐步形成老北京特色文化的一个例证。从民间小吃到宫廷御膳豆汁儿历史悠久,起源已经不可考。据说早在辽、宋时期就是民间大众化食品,深受百姓喜爱。据史料记载,260多年前的清乾隆十八年夏天(1754年),民间粉房偶然用绿豆磨成的粉浆发酵变酸,尝起来酸甜可口,熬熟后味道更浓。

作为民间小吃,卖豆汁、吃豆汁的方式相当接地气,比如庙会期间,往往由商贩从粉房将生豆汁趸来,挑到庙上,就地熬熟。前边设个长条案,案上通常铺着雪白桌布,挂上蓝布围子,再扎有用白布剪成的图案,标出“×记豆汁”字样。到了夏天,还要支上布棚,以遮烈日。经营者通常为一二人,不停地向游人喊道:“请吧,您哪!热烧饼、热果子,里边有座儿哪!”

据民间资料,乾隆曾下谕:“近日新兴豆汁一物,已派伊立布检查,是否清洁可饮,如无不洁之物,着蕴布招募豆汁匠二三名,派在御膳房当差。”之后,乾隆召集群臣共同品尝这一民间饮品,众大臣喝完后无不齐声叫好。就这样,豆汁儿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宫廷饮品。

随着喜爱豆汁儿的人不断增多,也就不再局限于阶层。在封建年代,如果有穿戴体统者坐在摊上吃灌肠或羊霜肠,会被人耻笑,唯有豆汁儿例外。实际上,豆汁儿深受社会名流追捧。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寓居上海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弟子言慧珠从北京到上海演出,特带4斤装大瓶,灌满豆汁儿,以尊师长,一时传为佳话;据说北京出生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则是喝完一口豆汁儿后才乘鹤归去。

独特的制作工艺、味道与食用方式豆汁儿是以绿豆为原料,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发酵产生的小吃,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早先,人们用绿豆浸泡到可捻去皮后捞出,加水磨成细浆,倒入大缸内发酵,沉入缸底者为淀粉,上层飘浮的一层就是生豆汁儿。发酵后的豆汁中,轻发酵的颜色灰黄,酸度适中,馊味很轻。而重发酵的豆汁儿颜色更绿,酸度高,馊味大。之后,用大砂锅先加水烧开,兑进发酵的豆汁再烧开,然后转用小火保温,随吃随盛。现在一些饭馆卖的豆汁儿多呈稠糊状,大多是往里兑了棒子面儿。所以这一道工序想要做好,着实考验着熬豆汁儿师傅的手艺。只有火候控制到位,豆汁儿才能不稠不澥,趁热喝上一碗,一身汗出透,开胃又败火。

喝豆汁儿一般都讲究“配餐”,离不开焦黄酥透的焦圈,或马蹄烧饼夹焦圈,一小碟切得细长的咸菜丝,加些辣椒油。喝的时候,咬一口焦圈儿,混合着淀粉的甜味儿和豆汁儿的酸味,让人回味无穷。

郭德纲就曾在相声里提到过,想看一个人是不是北京人,喝碗豆汁儿就能测验出来。那些喝完豆汁儿擦嘴问焦圈的,无疑就是北京人了。豆汁儿的第二个正确打开方式是一定要趁热。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凉着喝,就如喝泔水;趁热喝,味道就不一样,甜中带酸,酸中有涩,口感层次分明,再配着咸菜丝、焦圈儿、烧饼之类就更有味道。

梁实秋就曾为豆汁儿写了一份饮用说明书:“豆汁儿之妙,其妙在于:一在酸,酸中带有馊腐的怪味;二是烫,只能吸溜吸溜地喝,不能端起碗来一饮而尽或大口猛灌;三是咸菜的辣,辣得人舌尖发麻,舌根发辣,越辣越喝,越喝越烫,最后满头大汗。”

豆汁儿的味道那么怪,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对它如此追捧?大概离不开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豆汁儿确实对人体有好处。色泽灰绿,口感浓醇,味酸且微甜是豆汁儿独特的味道,但它富含维生素C和粗纤维,可以促进人体消化,并且有祛暑、清热、健脾、开胃、去毒除燥等功效。

二是豆汁儿味道独特,易上瘾。在我们的食物里,甜、麻、辣、咸、臭,但凡是能对人造成感官刺激的,大都会形成一定的“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喝豆汁儿的人说它酸臭不可闻,而爱它的人会大老远专程去喝,乐此不疲。

豆汁儿已成北京文化符号一项传统小吃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独特的饮食文化。2007年,北京豆汁儿食俗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豆汁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小吃店、京味菜馆的餐桌上,喝豆汁儿的人也从北京扩大到了全国范围。

“上世纪80年代前,豆汁儿可能是一种大众饮食的一部分。现在这个特点模糊了,变成了一种文化符号。北京人喝的是乡情,外地人喝的是地域文化。”文化学者、作家崔岱远说。

《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曾在书中写到,“当一碗豆汁儿端到我面前,我眼睛亮了,我可有四十年没喝到这玩意儿啦,我连喝三大碗,不好意思再喝下去。”

老舍先生曾放出狠话:“不能喝豆汁儿的人不是北京人”。梁实秋也说“自从离开北平,想念豆汁儿不能自己。”梅兰芳先生在家的一段时间里,每天下午都要到外面端一锅豆汁儿,全家大小,一人喝一碗。

北京民俗协会会长高巍认为,“人们现在谈论起豆汁儿时,它已经不只是一种吃食,还是北京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豆汁儿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人们去关注豆汁儿,有利于人们从中挖掘出它作为北京文化符号所具有的内涵。把下脚料做成美味,这是本事。这种平中见奇,需要文化的积淀和眼光。”

借助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评价老北京“壮美秩序”的话来说,无论北京如何翻天覆地,醇厚的北京味道始终不曾改变,如那豆汁儿里的“老浆”,味在!魂在!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