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2-06(上)科技创新驱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十年科技成就回顾与展望

2022-07-12 14:42:38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文 / 李 婷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回顾过去的十年,中国的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高铁、桥梁,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和世界级工程接连涌现;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高质量、便捷的服务惠及我国人民;农业领域加强研发,水稻、小麦、玉米新品种推陈出新,粮食单产量显著提高,筑牢国家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基础;集中力量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为人民生命健康筑牢安全防线。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科技界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已成功步入创新国家行列,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食品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具有“一业兴,多业旺”的核心产业拉动作用。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科技力量逐渐覆盖食品行业,成为驱动食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十四五”时期,面对食品科技创新发展的新挑战和新需求,如何利用科技赋能食品产业发展,提升国内食品竞争力,是我国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需要共同关注的重大命题。回顾过去十年,我国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日益融入食品制造、产品流通各领域全过程,科技创新正在驱动食品工业向全营养、高科技和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

科技助力,中国食品工业创新成果遍地开花近十年,无数食品企业在产业链条整体升级中的种种探索,都印证了科技的重要性。从推动品类焕新的加工技术、包装技术,到践行可持续理念的农产保鲜技术、区块链技术,再到推动生产和研发效率的物联网、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技术都是食品工业发展的第一动力。2012年至今,我国食品工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渐成为食品工业发展的加速器。

在2021全国食品工业科技进步大会上,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山分公司研发的“婴幼儿配方羊奶粉脱膻关键技术的研发与母乳构成模拟化应用”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多年来,伊利集团作为乳品业的“科研担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整合全球乳业力量,谋合作、促创新,加快构建“全球健康生态圈”,用更多食品工业前沿技术研究成果推动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伊利的“数字牧场”,奶牛降生即佩戴电子耳标,通过耳标数据严密监测奶牛的各种状况,可以进行精准饲料投喂,保障奶牛的科学饮食和健康护理,养出健康牛,挤出优质奶。此外,伊利还搭建了大数据雷达平台,覆盖420个数据源,有效数据量级达到全网90%以上,能够精准把握消费需求。

另一位特等奖得主——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申报、中国农业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联合参与的《本土葡萄酒酵母资源挖掘及其衍生产品制造关键技术和应用》项目,针对葡萄酒行业酵母发酵辅料全部依赖进口、生产成本高、同质化、低端模仿严重等突出问题,建立了具有“中国风土”基因的本土葡萄酒酵母资源库,选育具有产区特色的优良葡萄酒酵母进行产业化应用,推出了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葡萄酒酵母及酵母衍生产品,打破了葡萄酒发酵辅料”西方垄断“的局面,解决了本土葡萄酒产业的“卡脖子”问题,为我国生产出更多具有产地风土特色和质量风格的优质葡萄酒奠定了基础。

此外,江西煌上煌集团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江西特色酱卤禽肉制品的保鲜和冷链物流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等30个项目“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达利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豆本豆常温植物酸奶品类创新”等40个项目“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赣南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研发的“柑橘酵素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等41个项目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重视第一资源,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人才竞相涌现人才强、科技强,是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前提,是高质量发展最持久的动力和最重要的引领力。十年间,国家围绕人才开展科技体制改革,重视人才的“第一资源”作用,坚持以改革促创新,出台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包括深化科技评价和激励制度改革、深化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改革、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等,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引进体制机制更趋完善,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在科技创新整体投入方面,据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披露,十年来,我国科技投入大幅提高,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从1.03万亿元增长到2.79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位;研发强度从1.91%提高到2.44%,接近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基础研究经费是十年前的3.4倍,达到历史最高值。在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方面,2021年国家研发人员总量预计为562万人年,是2012年的1.7倍,稳居世界第1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由2012年的42.6人年预计提高到75.3人年。

在此背景下,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人才竞相涌现,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协力攻坚,突破了食品安全全链条过程控制、食品安全智能控制、新兴食品安全控制等核心技术难题。此外,还创办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型领军企业,为推动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与技术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国井集团为例,由于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培养出了一批中青年技术专家,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国井集团与孙宝国院士团队合作建立了中国白酒行业首家院士工作站,打造了“中国芝麻香型白酒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国井白酒挥发性风味物质标准数据库”,创建了全国首家白酒健康研究院,承担了“十三五”首批国家重点研究任务,建成了中国白酒行业科研高地。

2021年,双汇发展研发费用1.43亿元,较上年增加49.78%,仍保持着上升之势。研发费用主要用于产品研究与开发,比如“板烧鸡腿王”、手撕蛋白肉、素牛肉等差异化素食产品。此外,人才引进与培养也被双汇列为2022年重点工作的第一位。截至2021年底,双汇研发人员为246人,较上年增长了35%。双汇发展称,公司将继续加强高学历、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进一步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加强人才梯队建设。“科技+市场”,我国食品工业进入双轮驱动发展时代“中国食品工业进入‘科技+市场’双轮驱动发展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力×营销力。新技术重构传统食品、新型生产模式开发,可实现高新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研究室高级研究员郭金龙说。

郭金龙指出,纵观国内食品行业现状,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推进、市场需求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红利的逐步释放,未来我国食品工业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在全国工业体系中基本保持“底盘最大,发展最稳”的基本态势。下一步,随着食品工业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产、购、储、加、销”融合、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将成为更加普及的业态模式。与此同时,线上平台已成为食品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分销渠道,更多的食品企业将通过电子商务重构市场网络。

此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以技术和创新占据竞争优势是食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是加工原料和机械创新,其次是食品加工技术的创新。未来我国食品企业将加大融入全球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实现市场空间的“无边界化”。食品工业领域国际产能、技术、资金等合作日趋增多,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食品企业将“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布局全球化产业链。

在食品安全方面,未来国家会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食品安全战略,以“严密监管+社会共治”确保“四个最严”落到实处,食品工业将呈现“大安全”发展趋势,食品安全标准将全面与国际接轨。



0
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