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工业》主办

中国食品新闻网

2022-06(上)喜茶带头内卷

2022-07-12 14:57:08来源: 《中国食品工业》

文 / 周逸斐

继率先降价后,喜茶又开始带头“内卷”了。

2022年6月9日,喜茶在自家官微发布了“真奶”倡议。事件背景是正值中国第25个全国乳品营养周,喜茶通过官方微博和微信,发布了一份《喜茶品质真奶标准》。

不仅如此,喜茶还联合了《中国消费者报》,发布了行业首个使用真奶的倡议,呼吁行业使用真奶,拒绝植脂末(即奶精)。该消息一出,#喜茶呼吁行业使用真奶#话题就快速登上微博热搜,不少网友调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喝奶茶啦”,也有不少人认为喜茶又开始带头“内卷”了。

其实,喜茶“反对奶精”也不是新鲜事了。

作为新茶饮代表之一,从2012年成立以来,喜茶创始人聂云宸便提出“用真茶、真奶、新鲜原料”,改变了“奶茶中没有奶”的局面。这让它在当时满大街都制作“奶精”+“茶粉”的茶饮行业,迅速站稳脚跟,并且盘踞行业头部地位。

但奶精在奶茶行业流行了多年,喜茶也成立十多年了,为何后者2022年才提出“真奶”倡议呢?或与其越来越明显的焦虑感不无关系。

喜茶过去一年的日子并不太平,先是主动降价,又是裁员风波。如今,国内多地疫情影响还未结束,经济形势趋向下行,年轻人的消费习惯愈加谨慎。这些对主打高端市场的喜茶来说,都是利坏消息。作为头部玩家的喜茶,必须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自己的品牌和估值不受影响。

截止到目前,蜜雪冰城、茶百道等新茶饮同业者尚未对此进行公开回应,要求茶饮行业全部使用鲜奶也不现实。但从降价、“真奶”倡议可以看出,喜茶对带头“内卷”确实是有些上瘾。

喜茶已经带头“内卷”了两次在“没有最卷、只有更卷”的新茶饮行业,作为“大哥”的喜茶,仅2022年上半年就带头“内卷”了两次。

2021年下半年开始,“涨价”成为消费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调味品涨了、咖啡涨了、奶茶涨了……在一片涨价潮中,有些眼尖的网友们自行发现喜茶降价了。这一“反其道而行之”的降价消息,先是从小红书、微博等平台扩散出来,最后上升到整个社会面关注后,喜茶出面回应:确实对部分产品价格进行了下调,并且属于正常调整动作。

并且,喜茶进一步解释,因其“品牌势能、规模优势以及在供应链上的不断积累和在上游的深耕”,才“逆势而行”降价。

部分降价后的喜茶产品价格,明显对一些中端品牌甚至高端品牌形成正面冲击——奈雪的茶第一时间选择跟进,乐乐茶后来也加入了降价的行列。

不得不说,降价、拉低消费门槛的方式,是喜茶当时抢夺用户最有效又最迫切的解决办法了。

这波行业降价战的半年后,“内卷先锋”喜茶开始主动出击。这次瞄准的不再是价格,而是原料。

在喜茶小程序,凡含牛乳的饮品详情页介绍中,都有一句“真奶,无奶精,无植物奶油”,这是喜茶发家的秘诀。

十年前茶饮行业还在流行奶茶粉冲泡、香精勾兑的传统制作模式时,喜茶创新性地加入真果、真奶、真茶等原材料,提供现制作的“真奶真茶”,打破了人们对于奶茶“粉剂冲泡”千篇一律的认知,引得后入场品牌纷纷效仿。

如今,凭借“真奶真茶”坐稳行业第一宝座多年的喜茶,在第25个全国乳品营养周,开始呼吁同行们普及真奶应用、拒绝奶精。

不过这一次“立规矩”,喜茶几乎相当于向整个茶饮行业喊话。CoCo、沪上阿姨、蜜雪冰城、茶百道……但凡是大众所知的奶茶品牌,几乎都有使用奶精的产品。

普及多年的奶精,为何此时成了喜茶的攻击对象?在味道、外包装甚至价格都已经高度趋同的情况下,似乎只有原料可以成为喜茶能拿出手的利器了。

市面上绝大部分奶茶最重要的成份就是奶精,它具有浓郁的奶香,可以使奶茶口感更顺滑、奶香更明显。但奶精中含有的氢化植物油,易产生反式脂肪酸,这一成分不易在体内消化。若长期食用,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因此,一些注重养生的消费者难免会对奶精产生抵制情绪。此次喜茶呼吁“真奶”,也是希望赢得一波追求健康化生活的消费者的好感。

新茶饮行业暂无统一的生产标准,因此,不论喜茶是呼吁真奶,还是拒绝奶精,都是为了加深自己的护城河。

带头进行价格“内卷”的喜茶,再次在原材料上“卷”了起来,但这次“内卷”,同行们会跟吗?

逼同行涨价?

在原材料上做文章,并非只为消费者健康考虑这么简单。在呼吁真奶的动作背后,喜茶到底在盘算什么?

自喜茶等高端茶饮推出后,便以真材实料(真奶、好茶、鲜果),打动了一群追求健康的消费升级人群。加之今年降价策略,进一步扩大了它在中端市场的份额。

但这些,都不能让喜茶高枕无忧。

高端茶饮在整个茶饮市场大盘的占比并不高。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现制茶饮品牌市场份额中,蜜雪冰城占比最高达11.52%;其次是中端品牌CoCo都可、书亦烧仙草和古茗,占比分别为10.05%、7.88%和7.54%;高端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市场份额,只有3.71%和2.73%。

呼吁“真奶”、拒绝“奶精”,大有内涵同行的意味,同时无形中给消费者留下用真奶的产品才健康的印象。

而换成真奶的结果是,中端品牌的利润空间将会被进一步压缩,并且需要在真奶成本和供应链方面,额外投入费用,变相逼品牌提价。这对于大部分奶茶品牌来说,几乎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任务。这些品牌的门店大多分布在二三线成熟和下沉市场,点位分散且奶源供应链不如一线城市成熟。

作为有14亿消费人口的国家,我国牛奶供不应求,相当一部分乳产品原料需要依赖进口。

此外,我国冷库资源匮乏,且区域分布不均——集中于东部沿海及中部发达地区,鲜奶配送也会受到地域限制。

更重要的是,这些奶茶品牌采用加盟制扩张门店,而非喜茶的直营模式。因此,即便品牌方支持改用“真奶”,加盟商们也未必舍得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因此,与上次在行业引起一波降价潮不同,到目前为止,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乐乐茶等品牌都未对喜茶的“真奶”倡议有公开回应。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可能会引发一场风暴,喜茶的蝴蝶效应,也会引起奶茶界一众品牌被动卷入。原本整个奶茶行业便面临着奶油、白糖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若再换成真奶,恐怕会有相当一部分奶茶品牌吃不消了。

喜茶的增长焦虑喜茶接连掀起两次“内卷”的背后,是越来越明显的焦虑感。

随着新茶饮品牌的层出不穷,产品越发高度同质化,以及喜茶在全国范围的门店扩张,喜茶给消费者的神秘感早已不再。因此,排长队不再能刺激年轻人的购买欲,反而成为劝退他们的缺点。

“之前愿意为了喝一杯喜茶排队两小时,现在不会再干这么冲动的事了。很多品牌能以更低价格做出和喜茶味道相似的产品,可选项变多了。”家住北京三里屯附近的一位90后女生说。

国盛证券研究所的报告曾明确指出,喜茶、奈雪的茶和乐乐茶的有些产品具有较高同质性,不论是水果、奶制品、小料的排列顺序,甚至外包装和茶饮名称也极其相似。

甚至早在“真奶”倡议之前,消费者对新茶饮原料的兴趣变化,就被一众茶饮品牌们捕捉到了。

并非只有喜茶一家采用“真奶”。另一头部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在成立早期便把新鲜水果、优质茶叶、鲜牛奶当做“标配”;一点点、CoCo等部分产品的原料也改用鲜奶;茶百道推出了加3元可换厚乳的方案……更重要的是,2021年以来,高端茶饮市场的销量整体开始出现疲软态势。加之近几个月来,国内多个一线城市疫情反复,经济形势整体趋向下行,年轻人的消费更为谨慎。

一二线市场增量渐渐到顶,下沉是喜茶必经之路。

艾瑞咨询《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均价低于20元的中低端品牌,占85.3%的市场份额,以喜茶为代表的高端茶饮品牌,仅占14.7%的市场份额。

其实,喜茶发展下沉市场,算是动作最快的一个。2020年4月,喜茶便推出副牌喜小茶,作为喜茶在高客单价市场以外的补充。

尴尬点在于,喜小茶在用料上依旧沿用喜茶“鲜奶鲜茶”的主张,但为了保证平价,鲜果茶类产品寥寥无几,主打“奶茶为打底+蛋糕等小料”的常规奶茶。

因此,喜小茶的大部分产品,与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等中档茶饮品牌严重撞车。这让喜茶一向强大的产品力在严重雷同的中低端市场,优势不再。

在这一市场情况下,单凭产品创新度显然不够,喜茶呼吁消费者拒绝“奶精”似乎也更说得通了——在存量市场,获取更大市场份额、抢夺更多消费者。

不过,无论真奶,还是奶精,都会有各自的市场需求。如若消费者真对奶精有异议,一点点、CoCo、蜜雪冰城等品牌,也不会站稳市场多年。

如今,经历五轮融资的喜茶,背后站着一众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红杉基金、IDG资本等。但整体经济下行,新消费投资热也断崖式下跌,这么来看,喜茶带头“内卷”,也不令人意外了。



0
0

我来说两句